“詩的力量——魯迅、裴多菲文學生涯展”在匈牙利裴多菲文學博物館舉辦
發(fā)布日期:2016-06-30 瀏覽數:
2016年6月25日,匈牙利布達佩斯當地時間下午16:00,“詩的力量——魯迅、裴多菲文學生涯展”開幕式在裴多菲文學博物館舉行,該展覽由北京魯迅博物館與裴多菲文學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
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參贊郭曉光先生,裴多菲文學博物館館長奇拉女士,副館長加布莉拉女士,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魯迅研究室主任姜異新,來自羅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當地文化機構的人士及華人華僑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作為匈牙利“博物館之夜”的活動之一,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參觀。
“詩的力量——魯迅、裴多菲文學生涯展”自2015年開始籌備,依托兩館館藏,以詩歌為線索,呈現兩位世界文學巨匠一生的文學成就。展覽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裴多菲生平和文學業(yè)績,北京魯迅博物館策劃制作了“魯迅:精神界之戰(zhàn)士”及“自由與愛情:裴多菲在中國”兩大部分。
魯迅與裴多菲都是偉大的愛國者,分別代表了各自國家文學的高峰,成為后人景仰的民族魂。裴多菲一生創(chuàng)作800余首詩歌,為匈牙利的民族獨立歌詠吶喊,拋灑熱血,以26歲的年輕生命戰(zhàn)死疆場。魯迅自幼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熏陶,飽讀詩書,赴日留學后又融合吸納西方現代詩歌精華,“取今復古,別立新宗”,創(chuàng)造出風格獨特的精美詩篇。自1900年20歲時開始寫詩,到1936年離開人世,一生共創(chuàng)作詩歌七十余首,顯示出非凡的精神力量。百年前,正是因為魯迅等人的大力推崇和熱情介紹,裴多菲成為中國人民廣為熟悉和喜愛的詩人。在《摩羅詩力說》中,魯迅高度贊揚裴多菲的詩作。他不但親自翻譯了裴多菲的早期詩歌,為其作傳,寫有專論,還指導白莽、孫用等人翻譯裴多菲的其他作品,使裴多菲在中國廣泛傳播,特別是著名小詩《自由與愛情》,經白莽翻譯后,國人爭相傳誦,至今至少有九種中譯文面世,中國數億讀者耳熟能詳。
展覽開幕式以中匈兩位代表分別以漢語與匈牙利語朗誦裴多菲的詩歌《我愿意是急流》與《自由與愛情》開始。郭曉光參贊在講話中高度評價“詩的力量——魯迅、裴多菲文學生涯展”在中匈兩國人民之間弘揚了寶貴的愛國精神與民族精神,對東西各國人民來說都非常重要,因為它傳承了民族之魂。他感謝中匈雙方工作人員所作出的努力,希望今后兩國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參加到這個行列中來,通過文化活動架起文化之橋,加深中匈雙方的了解,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努力,這樣的盛景也是魯迅與裴多菲兩位文學大師所希望看到的。
匈牙利裴多菲文學博物館館長奇拉女士感謝中國同行為匈牙利觀眾帶來如此精彩的展覽。她介紹了裴多菲文學博物館在國際文學交往中所做的努力,并表示期待與北京魯迅博物館加強合作,讓更多中國觀眾熟悉裴多菲的生平和業(yè)績。
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介紹了展覽的策劃、籌備和布展過程。他說,展覽名為“詩的力量”,緣于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留學日本的魯迅發(fā)表了的題為《摩羅詩力說》的文章,他介紹了拜倫、雪萊、密茲凱維茨、萊蒙托夫、裴多菲等歐洲浪漫派詩人,高度贊揚他們的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戰(zhàn)斗精神。魯迅在文章中引用了裴多菲1848年4月19日的日記,稱贊他的詩“率縱言自由,誕放激烈”“妙絕人世”。他購買了裴多菲作品和匈牙利文學史書籍,一直珍藏,并與二弟周作人合譯了裴多菲的詩歌和小說。裴多菲作品的優(yōu)美和有力給魯迅很深的印象和很大的影響。他后來繼續(xù)翻譯裴多菲作品,并鼓勵青年人翻譯。最著名的例子是幫助孫用翻譯和出版《勇敢的約翰》。在他的指導下,白莽也翻譯了裴多菲的詩作,其中包括膾炙人口的《自由與愛情》。可以說,魯迅是裴多菲文學在中國傳播的關鍵人物。此次展覽旨在展示裴多菲對魯迅以及通過魯迅對其他中國作家的影響,展示詩歌的力量如何在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中發(fā)揮作用。他希望裴多菲、魯迅的詩歌的力量感召和推動我們尋找到更多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徑。
展覽將于8月25日結束,隨后移至裴多菲的故鄉(xiāng)展出至10月25日。

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郭曉光參贊講話

裴多菲文學博物館館長奇拉女士講話

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講話

我館工作人員與裴館副館長、本次展覽的策劃執(zhí)行者加布莉拉女士

中匈雙方代表分別用漢語與匈牙利語朗誦裴多菲詩歌《我愿意是急流》《自由與愛情》

觀眾參觀展覽

觀眾參觀展覽二
0
+1
















